2023年,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雙碳”目標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為更好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國家各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多項年度政策規劃。早在去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發改環〔2023〕1714號)提出首次提出了到2025年建設100座綠色低碳標桿污水處理廠。這也是年度多個重點政策中的關鍵政策之一,充分說明了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工作的重要意義。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家卓對此分析,要衡量污水處理廠是否低碳,就必須對其碳排放進行評估和計量,這方面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前段時間,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碳減排評估標準》可以作為參考。需要注意的是,綠色低碳標桿污水處理廠,不等于低碳污水處理廠,選擇的標準里還需要考慮“綠色”的相關指標。文件中明確提出,“能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這為“綠色”相關指標的選取指明了大致的方向(詳情點擊:深度!王家卓10個關鍵點解析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新規!)。
三部委的文件中也提出,要“加快制定《協同降碳績效評價城鎮污水處理》國家標準,適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文件中第十二條還明確提出,“鼓勵標桿廠實施 ‘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這也為有意申請成為標桿的污水處理廠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此次《遴選通知》重點強調了如下內容:
遴選一批。在已經建成、運行良好的污水處理廠中,圍繞水質、節能、降碳、資源利用、環境友好、系統協調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評選出一批代表性標桿廠。
新改擴建一批。對標遴選出的標桿廠相關指標和經驗做法,結合中央預算內投資、大規模設備更新等工作,鼓勵支持新建、改建、擴建一批污水處理廠并同步完善配套管網,提升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促進能源資源綜合回收利用。
動態管理。對遴選的綠色低碳標桿廠開展復核,對新改擴建的污水處理標桿廠項目按期組織驗收。能夠持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總結推廣經驗做法;不符合標桿要求的,及時調整退出。根據綠色低碳標桿廠運行情況,健全完善相關標準,推動污水處理行業綠色低碳水平持續提升。
可以看出,《遴選通知》重點強調了污水處理行業的低碳化、資源化與綠色化等發展方向。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也正處在“雙百跨越”(即從2021建黨百年向2049建國百年邁進)的關鍵節點。作為環境產業縱深服務平臺,早在2020年初,為探索污水處理行業落地綠色低碳高質發展的未來,E20環境平臺攜手17家水務領跑企業共同發起成立“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經研究共同提出面向未來的“高質六化”落地路徑,即精細化、智能化、資源化、低碳化、生態化、社會化,其中低碳化、資源化,亦是污水行業為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綠色生態轉型的重要抓手。(相關閱讀:引領行業升級方向,“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成立)聯盟踐行“雙百跨越”行動計劃,為樹立污水處理標桿形象,引領污水處理行業未來,開展了“雙百跨越”標桿污水廠比選活動。
雙百聯盟成立四年以來,一直以高質六化為指引,面向未來、面向2049建國百年,圍繞”樹立標桿、制定標準”兩大核心開展工作。2023年9月,正式發布污水處理服務首套1+6質量分級與領跑者標準,其中低碳化標準為重要的一環;在標準的引領之下,雙百聯盟已開展三期的標桿比選活動,為污水行業篩選出93座標桿污水處理廠,其中低碳化標桿水廠10座。雙百聯盟的標準建設、標桿比選工作一定程度上,對綠色低碳標桿廠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于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實施意見》以及后續《遴選通知》的發布,從政策層面推動行業減污降碳目標達成的同時,也側面印證了“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發展方向的正確性、預判性,也為未來更好推進相關工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雙百聯盟將始終秉持行業之心,面向未來、面向建國百年,持續努力、攜手創新,為行業綠色低碳健康高質發展發揮作用。
相信在部委政策大力推動,以及平臺及企業力量共同參與和積極響應、踐行下,將更好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助力“雙碳”目標的快速有效落地。
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