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视频,苍井空电影在线观看,亚洲一本大道综合视频,revision,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

政府工作報告為環保行業指明了哪些方向?

2025-03-07 11:02:07   來源: 中國水網

    3月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強作2025政府工作報告。

   
李強總理在報告中多次提及“生態環保”相關內容,體現了我國政府對生態環保領域的高度關注。那么,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了哪些涉及環保的重點內容?又為環境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怎樣的方向?

隨著環境產業“跑馬圈地”時代的結束,環保企業的業務模式、技術研發和市場擴張正遭遇空前的內外壓力。

當我們邁入2025年,這個行業開始進入一個更為現實和更具挑戰的狀態:污染治理的需求仍在,但增長變緩;市場競爭加劇,但利潤率被壓縮;政策導向更加務實,但補貼紅利退坡……

    
當下,變革已成為必選項。

    
李強總理在報告中多次提及“生態環保”相關內容,體現了我國政府對生態環保領域的高度關注。那么,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了哪些涉及環保的重點內容?又為環境產業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怎樣的方向?

    
回顧2024年環保領域重點工作

    
政府工作報告介紹,2024年,生態環境質量有新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2.7%,優良天數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90.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幅超過3%;再生能源新增裝機3.7億千瓦。

    
國家有力實施財政貨幣政策,擴大支出規模,加強重點領域財力保障,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圍繞擴大有效需求,扎實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支持“兩新”工作,設備購置投資增長15.7%。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規定做法,制定實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出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的措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持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在回顧2024年工作時,政府工作報告介紹,2024年國家在環保方面做了如下工作: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接近40%。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更趨活躍。

部署2025環保領域重點工作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國家部署各行各業2025年重點工作的重要信號,沃爾德斯從中國水網中摘取了與環境產業密切相關的內容,并進行了解讀,詳情如下:

一、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2025重點工作內容: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加強新污染物協同治理和環境風險管控。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

    
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深入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加強重點用能用水單位節能節水管理,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項目。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國家碳達峰第二批試點,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開展碳排放統計核算,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碳標識認證制度,積極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加快建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發展海上風電,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開展煤電低碳化改造試點示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重大工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

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近年來,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成為發展的關鍵詞

    
E20解讀: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再次強調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這一點,意味著未來降碳減污仍是發展目標之一。

    
E20指出,目前碳話題下的獲益主體主要是新能源行業,環保企業當前在減碳方面的市場空間并不大。薛濤表示,環保行業跨界新能源有著天然的優勢,新能源的源頭是節能。當下,新能源各種技術的完善,給了環保企業很好的入場機會。

    
雙碳戰略的擾動也給環保行業帶來了新的商機。一方面,企業積極開展碳減排技術的積累和應用,比如能效提升技術、節能減排技術、循環利用技術、數字賦能技術。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碳減排管理,包括碳資產管理、參與標準制定、減排核算方法測算等。

加力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穩妥化解地方政府欠債風險

2025重點工作內容:

    
政府工作報告在2025年總體要求與政策取向部分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要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盡快形成實際支出。

    
加力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落實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長效機制。深化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持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完善和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優化考核和管控措施,動態調整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支持打開新的投資空間。按照科學分類、精準置換的原則,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工作。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堅決遏制違規舉債沖動。加快剝離地方融資平臺政府融資功能,推動市場化轉型和債務風險化解。

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首次提出“具身智能”等新詞

    
2025重點工作內容: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開展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深入推進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經典產業。

    
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擴大5G規模化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十五五”將至,環保產業下一步將走向何方?

    
2025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

    “十五五”期間的發展和規劃,也是環境產業的重要議題。去年,在2024 E20環境產業圈層思享會暨E20環境平臺喬遷&兩山科匯館產品中心揭牌儀式上,廣大E20環境產業圈層企業共聚一堂,共同前瞻環境產業“十五五”規劃,包括首創環保集團、北控水務、瀚藍環境、蘇伊士等在內的環保領軍企業代表以及北京市政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中標院資環分院研究員王秀騰等行業專家都出席了這次思享會,在這次會議上做了深入的討論和分享,圍繞智能化與環保行業的融合與創新,以及產業的發展變革和環保領域的標準制定等話題,解析了環保行業的未來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力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環境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力量,必然在這些任務目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展望 “十五五” ,我國環保行業正處在風云變幻的關鍵節點,“開新局” 之路充滿荊棘,卻也是實現轉型的黃金機遇期。